百度 ”张雪松,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的机械钳工。

央广网7月30日消息(记者程立龙 见习记者郑芷南)供给端直接链接需求端,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在山东科技大市场的屏幕上,滚动显示着运营一年多以来的服务成效。山东科技大市场是山东数字化协同转型的缩影,也是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阵地之一。

在山东科技大市场,工作人员介绍科技转化成果(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7月29日,在“绿色引领 数智赋能 协同共赢”为主旨的2025全国民营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暨国企民企协同助推山东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山东省外国专家局局长苏学锋在介绍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的经验时提到,“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走向企业、走向生产线,才能实现创新价值。”

苏学锋介绍,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山东出台16条“硬措施”,系统破解“不想转”“不会转”“没钱转”等突出问题。针对“不想转”,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探索“权益让渡”转化方式。

今年以来,山东省33家试点单位共赋予科研人员长期使用权916项、所有权762项,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达3.95亿元。针对“不会转”,打造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企业孵化、融资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的“山东科技大市场”,建立8700余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让科技成果交易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快捷。

2024年5月运营以来,山东科技大市场已入驻科技服务机构781家,汇聚成果7.8万项,技术需求1.2万项,市场交易额突破13亿元。针对“没钱转”,出台科技金融政策“20条”,建设“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科技增信”,变企业“科技报表”为“财务报表”。“科融信”平台已入驻企业2.5万余家,帮助1600余家企业获得“无抵押无担保”贷款超88亿元。

针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位于山东济南的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给出了答案。

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企业“扫码”就能提档升级 (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这里,企业扫码就能诊断评估自身问题,同时还能得到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在诸多解决方案中选择最优解。

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024年建成运营以来,目前已汇聚全国优质服务商800多家、解决方案和数字化产品2300多套、汇聚转型案例4000余个,打造体验场景60多个,覆盖中小企业16个重点行业及研产供销服管6大转型领域。

据了解,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线上+线下”累计服务中小企业16700余家,已有2600多家企业利用小快轻准和免费试用产品迈出转型第一步,中心推动签约50万以上项目479个。

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筑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苏学锋表示,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朋友来山东创新创业,山东省科技厅愿做企业家的“梦想合伙人”,一如既往在人才对接、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最周到的服务保障,最大力度的要素支持。

编辑:刘博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